我院教师在《地球物理通讯》发表系列文章

发布者:水电院发布时间:2015-03-25浏览次数:692

    我院教师辛沛和合作者近期在《地球物理通讯》(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/GRL)发表论文两篇。《地球物理通讯》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(AGU)创办的国际知名杂志,主要发表能够迅速反映地球科学领域进展的重大研究成果,2013年影响因子为4.456。
      国际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,地下河口是和地表河口同样重要的海水–淡水混合区,是陆源污染物入海的另一个重要通道。通过地下河口的海底地下水排泄(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/SGD)对近海的化学物质平衡及水环境有重要影响。
      辛沛和合作者系统研究了随机波浪过程对SGD的影响,基于函数化数据分析原理(Functional data analysis)构建了一个非线性统计模型,揭示了陆–海界面水量及污染物交换的不对称性,入流主要与当前波浪条件相关,而出流(SGD)受过去很长时间的波浪的重要影响(滞后效应)。采用Gamma分布函数折算历史波浪条件的影响及其衰减过程,该团队初步建立了可用于预测海底地下水排泄的数学模型(doi:10.1002/2014gl059617)。随后,该团队进一步研究了潮汐和波浪的非线性耦合机制,提出了地下河口恢复力(Resilience)的概念,指出在时间尺度上,潮汐有利于稳定SGD对风暴的响应,但是增强了风暴对污染物分布的扰动(doi:10.1002/2015GL063643)。
      该系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SGD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特征,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河口理论框架,将为量化内陆淡水入海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。(王慧慧) 

  

Baidu
sogou